“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启动,标志着我国蚕学科学研究迈向了更高的全新台阶。这是以向仲怀院士、夏庆友教授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团队,承接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和事业,在蚕业科学上有了全新的开创,他们的科学研究过程、科学研究成果、研究团队成员、研究工作展开的地点,都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这种财富化为文学作品的诗词、歌赋乃至民俗,是当代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表现,也是当代中华蚕丝文化的重要内涵,这是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创新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标志。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张诗亚教授为“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名命“蚕学宫”,进而写《蚕学宫赋》,西南大学文学院老教授,八十七岁的秦效侃老先生将《蚕学宫赋》书写为妍润流畅、鸾翔凤翥、气势恢宏的书法长卷,既是有感于中华蚕丝文化源远流长的丰厚历史,更是对向仲怀院士、夏庆友教授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团队的创新精神和奋力保卫中华民族文化行为的有感而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蚕学宫赋》及书法长卷诠释了张诗亚教授、秦效侃老先生对中华蚕丝文化的理解和对“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的由衷感佩。
以向仲怀院士、夏庆友教授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团队,从科学的角度在为人类知识增加新的东西,张诗亚教授、秦效侃老先生,他们从文的角度,从社会科学的角度,从人文艺术的角度也创造了民族精神文化的新东西。(陶红)
《蚕学宫赋解析》学术报告实录
夏庆友教授:
今下午,我们请到西南大学的文学家张诗亚教授,为我们讲解《蚕学宫赋》。我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张教授为什么为我们做这么一场讲座的原因。我们“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这么一座大楼,即我们大家今天坐在这里的一栋大楼,大楼完工以后,张诗亚教授应向院士之请,为大楼命名,叫“蚕学宫”,进一步,张老师又为蚕学宫写了一篇赋,叫《蚕学宫赋》。张老师花了很长时间,完成了大作《蚕学宫赋》。后来张老师的文稿又由张老师的老师,著名的书法家——我们西南大学文学院的老教授秦效侃先生,写了精彩的书法长卷,这个长卷,现在就挂在我们大楼的一楼大厅里,张老师的书法作品《蚕学宫赋》,现在挂在我们三楼的会议室里。这两幅作品展出以后,受到各方专家、学者、来宾的高度赞扬。
对于《蚕学宫赋》。我们的理解还是一点皮毛,这里边引经据典,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意义深远。为此,我们好长时间以来竭力邀请张老师为我们讲解《蚕学宫赋》。今天,张老师应邀前来,专门为我们解析《蚕学宫赋》。今天的讲座,也是我们“蚕学宫大师讲坛”的第一讲。现在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张老师为我们解析《蚕学宫赋》。
张诗亚教授:
今天到这里给大家见面,算是给我们向先生完成作业。他给我布置作业,还是在今年的下半年,夏天,大楼刚完工,还没有完全装修,向先生带着我参观他的新大楼。看完以后,他随意说啊,这个,嗯,他是貌似随意,实际上是处心积虑(大家笑),我听了他的话后,当时没有接茬,心惴惴,久久不能释怀,为什么呢?因为他说啊,让我给大楼命个名,这是第一件事,刚才庆友已经说了,第二件事,是能不能写个赋。这两件事我一听啊,所以心惴惴,不敢轻言接茬!这个东西没有办法网上竞标,我也没有办法应标!向先生说的事,我还是很上心,但是,一直找不到一个感觉,不敢说我就写了,就完成作业了!那么,直到我有了感觉,这已经是秋天了,教师节临近,那个时候,我逐渐有了感觉,第一,我觉得这个大楼漂亮,几个字,叫上口了,就逐渐习惯了,就像“乐乎斋”,可是,命名很难,字要少,话上口,含义丰,语言要顺,背后要有典,这几个融在一起,确实犯难。还有,不能重复人家的名字,重复人家的东西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想了很久。哎,刚才在休息室,说学校有人提出来,要他们来统一命名,他们一命名,就成了某某多少号楼,所有的特色荡然无存!我想,大楼的命名,要和它的内容一致,要名副其实,让人家走到这里来,看到它的名,就想到它的实,不吹嘘,不炒作,不像我们很多小区,都叫做什么宫、什么城,什么园,这叫缺什么吆喝什么。
这个地方(大楼)不同,受稷下学宫的启发,找到了一个感觉。中国的战国时候,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百家争鸣,这个百家形成的学术争鸣,可以说,这几千年来,以后几乎再也没有了,我们到现在看看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诸子百家的东西,不得了!一部《道德经》,那么短,内涵不得了!儒家孔孟,兵家孙武,墨家墨子,多了去了,可以说都是我们的精神财富。这个精神财富,造自于稷下学宫,齐国的齐桓公,在那里开办了一个学宫。稷下,城门下,在城门下,办一个学宫。大家在那里讲学,各种观点,各种大师,观点可以相左,争论可以很激烈,一点关系都没有,不会担心戴上右派的帽子,也不会担心惹了谁,犯了谁。这个风气,可以说,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留下了一个极其丰富的基因库。而我们这里的蚕学宫,研究的是蚕,研究的是家蚕的基因,是开创性的。中国以农桑立国,一个农,一个桑,这两个东西,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吃,一是穿。上古的衣,没有我们现在穿的化纤,连棉都没有,棉进入中国非常晚,在元以后的事了。上古的时候,老百姓穿麻,有身份的人就穿丝。那么,我们这里的蚕学宫,研究蚕桑,就是研究我们农桑立国的半壁江山,想到这里,有点感觉了。
命名“蚕学宫”的含义有三:第一,海纳百川,包容各派,倡学术探索,相融自如。一个欣欣向荣的学术研究,一个有生命力的学术机构,绝对要海纳百川,绝对要把别人的东西都纳入进来;第二,名师荟萃,大师辈出,融科研创新、人才培育为一体。大学这个机构,不仅仅是个大楼,不仅仅是学术机构,两大任务,一科研,一人才,这两个东西如何融为一体?蚕学宫是一个有形的载体,将两者融合。第三,集蚕学之正统,蚕利之策源。学统正宗,蚕学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从养蚕以来,就开始有对蚕的认识,就开始有养蚕经验,然后,在不同区域,不同地点,对蚕学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个研究的重镇在哪里?应该在这里!我们的蚕学宫,我们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向先生他们的团队干出来的!现在,他们解析了家蚕基因图谱,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个东西要变成财富,变成千万人的产业,要变成利,所以,蚕利是策源,也是我们科学的一大任务。学统之正宗,所谓学统,不是一代人。一个大学,核心是能不能形成学统,无学统,没有大学可言。现在我们的大学,我们的很多大学,炫耀的是什么,是房子,炫耀的是钱。只要有钱,都可以修房子,只要有批文,都可以占地,那个算什么学统呢?学统不是一代人,不是可以吹出来的,不是暴发户,而是经年累月,数代人的心血。这三个东西融一体,这才可以命名。命名的事,刚才庆友讲得非常清楚,我今天是全面交作业,所以讲得详细一点。因此,此宫,“蚕学宫”,这三个字出来了。
现在,这三个字,秦老先生写出来了,秦效侃老先生书写的,挂在你们的大楼上了,大气磅礴,用的是隶属。隶书,起自于汉,从小篆开始。后来的魏碑,造自于隶,他用的隶书,有深意,不是随随便便选择的。这三个字,秦先生大概为它写了十几张,于是,这三个字挂在那里了。在你们重点实验室成立的那个册子上,弄混淆了,“蚕学宫”和“《蚕学宫赋》”,混淆了,这不是一回事。“蚕学宫”是这个楼的名字,《蚕学宫赋》是关于在这个“宫”里干的事情。《蚕学宫赋》,赋者,敷成其事也,干了什么事情,展开来说,这才叫赋。坦率地说,我找到这个“眼”的时候,我有点兴奋,我觉得我可以写得出这篇东西,我可以完成了。
蚕学,兴之久远,蚕作为一个灵物,被饲养,传世久远,至今找不到源头,写它的文章,诗、词、歌、赋,何其多也。中国历史上,以蚕为对象作“蚕赋”的,有先秦战国时候的荀况,荀卿的《蚕赋》,三国时期的杨泉有有《蚕赋》,到了近代,贵州的莫有芝,又有《蚕赋》。这样,我再写《蚕赋》,第一,我超不过他们,我还有点自知之明;第二,人家都写过这么多遍了,我还重复老路,所取不当;第三,蚕这个东西,养了几千年了,你要写出新意,你要写出新东西,你要写出向先生他们在蚕学宫里做的事,这个不容易!你要把新东西拿进来,所以,我避开了蚕,而取了蚕学宫作为材料来写,这个思路有了以后,说实话,还没有动笔,我心里就有了底气了,我觉得我找到了“眼”。坦率地说,认真动笔,也就几天功夫,搁置一下后修改,也就十来天功夫,就交作业了!找到“蚕学宫”作为文眼,这才开始有了这篇赋。这篇赋完成后,最初,向先生和庆友,到我办公室时,我讲得很简单。后来我叫博士生凤立、敬德,帮助注释。后来,他们拿来以后,我看错误不少,有些查找的东西不全,注释有的不当。
这个赋既然是写“蚕学宫”,我就好写了。写“蚕学宫”,我就从进门开始。那天庆友讲,向先生有两句经典的话概括我的赋的第一句,我觉得说得非常对。(用四川话)你来干啥子?找那个?(大家笑)“入此门兮,情何以寄?”你进了这个门,产生什么感情?这个感情,这些想法,这些汹涌澎湃的感情,你寄往何处?这是发问。“登此殿兮,君谁以师?”这是大殿,这是学术殿堂,你进来了,找谁当老师?向谁学习?你学什么?这是三重问。“君谁以师?”即“以谁为师?”你以谁为师?一向谁学,二学什么,这两者要明确,学习怎样的精神品质。人是知识精神的载体,所以,这个问题,是进此门时必须要问的,不是随随便便找什么人当老师。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都有老师,到这个大殿里,这个堂堂国家重点实验室,找谁当老师,这个问题,是进此门必须要问的。有形的知识,实验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背后的精神,做人的底气!这是第一问,这个问,可以说贯穿全赋!从第一问,到最后。
“屹立天地兮,泱泱古国”,我刚才说了,凭什么“屹立古今?”两件事“农”、“桑”。所以,“连绵古今兮,悠悠素丝”,这个“丝”,不得了,从古到今贯穿,既是蚕丝,又不尽是蚕丝,更重要是背后的内涵,所以,“蚕口一吐兮,纤纤可织万里”,在空间上可织万里,在时间上连贯古今。“茧头千抽兮,煌煌可明大义”,“惶惶”是威武,可以不解释,“大义”是什么呢?最早荀子在其《蚕赋》有这样的话,“屡化如神,功被天下,为万世文。礼乐已成,贵贱已分。”这个话不是我说的,“礼乐”是什么呢?穿什么衣服,决定你是什么阶级,决定你是什么档次,然后贵贱已分。“蚕口一吐”,吐出的丝织成的衣服,绸、绢、缎,锦,成了“礼”具体物化的东西,吐出来的丝,做成了弦,做到了琴,做到了瑟上,变成了我们的“琴瑟之好”,变成了“钟鼓已鸣”,变成了那个东西!所以这两句算是一个总结和概括。“茧以心剥兮,道以弘毅”,这个“茧”,到蚕学宫里的这个“茧”,不再是缫丝剥茧子的意思。为什么是“茧以心剥”,这里“心”,比喻的是孜孜不倦的对科研的追求,“心”是没有办法解释的,但是既然是文,赋里运用敷成,是可以这么说的。“道以弘毅”,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道”是大道,“真以志索兮,学以求知”,现代科学讲求真,道德将求善,艺术讲求美。科学求真。
“蚕本天虫兮,野旷自衍生”,蚕这个字,是繁体字,也是异体字,很多年轻人不认识。1958年以后开始使用简体字,所以很多年轻人不认识,蚕本身就是天虫,“野旷自衍生”,茫茫大野中自己生出来的。“桑乃地木兮,洪荒物竞争”,赋有一大讲究,上一句,下一句,讲究对仗,上面写了天,下面就要写地;上面写了“蚕”,下面就要写“桑”;上面写了“虫”,下面就写“木”。蚕学宫里做什么?“野茫茫兮,蚕踪何觅?天旷旷兮,桑原可稽”,桑原本可以考察,我曾经听说庆友的博士论文就是研究野蚕变家蚕的缘由,“大野之虫兮,何以引之入室?其始作者可考否?所引当有其时?洪荒之木兮,何以植之入园”,这还不仅是一个文学的发问,而是与科学有关联。野蚕变家蚕,野木变家木,其始作者可考否?所引当有其时。“洪荒之木兮,何以植之入园,其首创可察乎?”最早,桑现在变成家养的了,是谁最早把它植在园中,古人在屋后种桑,变成了家家户户都种桑,这一个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这些问题,这都是蚕学宫里探索的事情,“初植岂无端倪?”有没有端倪啊?找不找得到最开始的啊?
那么,我们古人怎么办的呢?我们察野蚕变家蚕,野木变家植、园植,找不找得到根据啊?一查书,看到的是“神话之源兮,其流天长”。有很多很多对它的解释,但是,对不起,这是神话,“言说之传兮,其播风扬。”“风扬”这个“风”是指民歌、民谣、民风,老百姓传唱的这个民谣、民歌的这个“风”在回答这个问题,那么有那些呢,我举了一些例子,“蜀地玉女兮,化神庙享”,“蜀地”、“玉女”,四川被认为是嫘祖的故乡,黄帝的老婆“嫘祖”被认为是四川的,这个变成了后来的神话,这个“玉女”就是养蚕的,于是呢,“化神庙享”,这个“神庙”,至今在很多地方,比如四川的盐亭,还有庙来供养这个“玉女”。“西陵嫘祖兮,教民蚕桑”,“西陵”,西陵峡,以前,现在淹了,后来把它搬了,有嫘祖的庙。神话起源嘛,就说她教民蚕桑。“阴阳之合兮物以产;气陶之化兮形以象”,这两句呢,是三国时候,三国有三个国家,四川是蜀,中原有曹魏,下江一带有吴。吴有一个大的文学家,他在做大官,叫杨泉,他写了《蚕赋》,他的《蚕赋》里边就有这两句,他的《蚕赋》里边的话,“阴阳之合物以产;气陶之化形以象”,是他的这个典化出来的,古人是这么来解释的。“解谜蚕之源兮,或奉之以神圣”,我们查文献,这实际上是段文献综述。“或奉之以神圣”,它做了什么事,把它供起来,“或玄之华章”,写得非常美,辞藻非常华丽,是吧?“只赢得其情兮拳拳”,他的情写得很浓,能打动你,是吧,荀子、杨泉的那些《蚕赋》;“其辞兮皇皇”。“而植桑富民兮,庶众乐其养”,“植桑富民”,老百姓不管你是从哪来的,他也不研究,他就喜欢养。养的实践,反倒把蚕学的研究往前推进了。所以“饲蚕兴邦兮,朝野供其堂”。这句话倘若要解释,“朝”是只国家,朝廷里,直到清朝,清王朝最后灭亡,每一届的皇后,到春天她要亲自去带领后宫嫔妃,祭祀蚕娘娘;“野”,刚才我说的嫘祖庙啊、玉女庙啊,这些庙都供,是野,所以呢“朝野供其堂”。“天下熙熙者兮,唯蚕桑利之所往”,这句话,说的是个事实,这些养蚕因为它有蚕利,让你有很多收获。这句话的典出自哪里呢?出自管子。“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管子是春秋五霸齐桓公的谋士,即刚才说的稷下学宫创办时候的著名的谋士,是他给齐桓公出的主意。“蚕学何所兴?蚕业何所张?”那么,蚕业、蚕学这两个靠什么来发展呢?“经之所传兮,唯验之阡陌与山乡”,这些经验有效没效,你就听老百姓说,你就到阡陌、到山乡去找它的根据,去找它的应验,它存在于民间,它没有变成学术。“学之所成兮”,你要找它的学,在哪里可以找到呢?“权附之以农书并岐黄”,在“农书”、在“岐黄”,“岐”,岐伯;“黄”,黄帝,岐黄中医书,中医里边就有,比如至今还有僵蚕,僵蚕治病,蚕沙也治病。它们在中医书里边,在农书里边还谈到了养蚕,谈到了蚕的作用。但是这个,为什么我用了一个“权附之”,只好暂时依附,它自己没有自己所谓的所谓的蚕学,以前是这么一个状态,“权附之以农书并岐黄”。
“风朗朗兮,仲可以怀;雅堂堂兮,礼从此戴。”礼从此戴。“文野之分兮,衮服华文竞飞彩”。“风朗朗”,这个“风朗朗”不是外面吹风,不是自然的风,是民歌的民风、民谣,朗朗上口的传诵。“仲可以怀”,便是民歌、民风里边的“郑风”,郑国的“郑”,郑州的“郑”,郑国的,《诗经·郑风》里边就有《将仲子兮》这么一首诗,其中就有“仲可怀也”,所以“仲可以怀”是这个典故。我们向先生大号、大名“仲怀”先生,当我写了这句以后呢,他有点自己对号入座的意思(大家笑),他以为我这里说的是他,当然也是说的他,他做了那么多事,他的开拓之功不可没,但是不尽然说的他,因为《诗经》远比他早,《诗经》早,我说《诗经》,而且“风朗朗兮”这个明确谈的就是民歌、民风,对不对?说明什么呢?以他举例,他的名由它而来,他做的这件事,跟祖宗的一以贯之的“风”有密切的关系。“风”、“雅”、“颂”,《诗经》就是三大体裁嘛!“风”就是民风嘛,“雅堂堂兮”,大雅之堂;“礼从此戴”,礼,刚才说了,“礼乐已成”,荀子说“礼乐已成”,是吧?穿者衣服分成了等级,就分了贵贱了。所以“衮服华文竞飞彩”,“衮”,非常华美的漂亮的,这个“衮服”讲起来就多了,从《尚书》里面讲“十二章”穿的衣服,上次我在科技那边楼上讲过,今天我就不展开讲。这种衣服上绣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花纹代表了等级,直到你们后来看到的明清的官员服饰上的补子。“衮服华文”不是随随便便绣在上面的,“琴瑟之和兮,弦歌韶乐怡情载”,“琴瑟”,“琴”是“琴”,“瑟”是“瑟”,它们上面用的都是丝弦,中国古代讲八音,八音当中,丝、竹、金、石、土、木、革、匏,八种东西来做的这些,所以,是“弦歌韶乐”。“韶乐”呢,是以前宫廷里边的高雅之乐,是吧?孔子说“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所以,听韶乐不是欣赏一个音乐会,不是给自己贴个什么符号,而是整个身心和谐,体悟天地万物共鸣的一种享受!这个不展开讲,展开讲,我就给你讲音律了,讲那个音律的关系,万物的自身的和谐,是吧?这个“律”啊,有“律动灰分”,我曾经在博士生的讲座上给他们讲过。所谓的“律动”,就是音律的“律”,法律的“律”,动起来了,是什么东西呢?是“灰”飞起来了,什么叫“律动灰分”呢,说芦苇里边有一层膜,假如芦苇还是很嫩的时候,你拨不下来,它还是水,假如芦苇长的时间过了,你拨下来的这个膜,碎了,刚好长成熟的芦苇,它那个膜自动飞起来。所以这个飞起来,你再把那个膜贴在笛子上。是吧?那么这个现象是说,万事万物都有其时,有其节。到那个时候它才出现这种现象,所以“韶乐”是什么东西呢,就是听这个音乐就感觉到万物一起和谐的律动,就是这个感觉。而这个当中,“丝”、“蚕”起的作用很大。所以“流俗化醇兮”,整个风俗,整个礼乐,把人的性情陶冶得很醇厚,“或蚕花点叫”,“点蚕花”是以前江南一带的习俗,老百姓养蚕的时候信奉的,很多这样的东西。“或紫姑迎送”,“紫姑”也是这个四川呐、湖南呐一带迎送的蚕神,是吧?这个里边都有典出,我不展开讲。“莫不少长咸集,八乡祭赛”,“少长咸集”是出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八乡祭赛”,老的少的都在一块来了,祭拜,还要有很多赛事。“典礼至尊兮,或有虞绘绣”,有虞,有虞,就是有虞“十二章”,这个虞呢,就是在现在的山西,在运城一带。唐虞,唐虞,指的那个时候,周王朝,周文王时期。周武王克定天下以后,分封他的弟弟到山西,所以那个地方叫虞,后来把这个有虞啊,相传为三皇五帝的尧舜起源于那儿,从那儿来的。“或先蚕奉祀,俱得节令躬亲,举国参拜”,它都要拜一定的节,一定的时令,事必躬亲,每个人都到,举国来参拜。“至于怀柔五服,博采天方”,“怀柔五服”, “五服”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国家,第二指中央集权跟周边的方国的关系。皇帝住的那个地方叫京畿,也叫王畿,京畿旁边五百里一服,再五百里又一服,于是连续五个称为五服。第一是侯服,第二甸服,第三宾服,第四要服,第五荒服。那么,今天已经是腊月初六,到了腊月的时候就有了腊祭,腊祭,春觐。一年春天啊,腊月,比如我们现在还有到哪家走人户,拎一块腊肉,为什么呢,杀了年猪,吃不完,把它熏成腊肉。那么以前规定的这个,你到皇帝那儿去,朝拜。你是隔得近的五百里的,一年去两次,隔得远的一年去一次,你隔得再远的两年去一次,三年去一次,所以这个五服,是指的跟中央王朝的关系,进贡,方国之间的关系。“怀柔五服”,为什么叫“怀柔”呢,至今我们还有有个县,北京旁边的叫怀柔。以前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武的你不听,揍你,所以我们“辽”叫“辽宁”,辽宁是辽国安宁,什么武定、镇远、镇雄,这些多得很,表示什么呢,武的一套,你不听就揍你。另外一套呢,文治,注意啊,遵义、怀柔、仁怀、仁利,这些名字,是文的一套传播。恰好穿这些丝绸衣服,是文化的东西,“怀柔五服”,以丝绸来传播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来影响周边的方国。你们自己看,至今日本人穿的还是中国以前汉的衣服、唐的衣服,他的那些丝绸织的东西,其文化之根全从这“怀柔五服”出去的。所以“博采天方”,天方,播散很远很远呐。“更有飘柔万里兮”,这个柔柔的,蚕丝吐出来的,织成的丝绸啊飘柔万里,“不尽丝路海陆来”。楼上向先生的办公室里座椅背后有一个地图,这个地图就是丝绸之路的海上的、陆上的一个大的地图,中国以前传出去的东西,你要注意,以前很多人脑袋里不清楚,绝大部分都不是出去跟你换钱的,凡是国家出去的,与商人出去的不是一回事啊,国家出去的,是朝廷赐给你的。郑和下西洋,带那么多东西去,是去炫耀我中华之富裕。东西很多,你是野蛮人,我送点东西给你,让你学点,让你看一看,让你长长眼、开开眼,它是这样的。所以,因丝,中国以前传出去的东西,几个最主要的东西,第一是丝,又轻,又软,又贵重,只有中华才有,第二瓷,第三茶。那么,这些东西成了主要的中外交流的东西,所以“不尽丝路海陆来”。你去看看那个背后的图,你就知道这些东西不仅仅是个丝,从发源,探讨它的起源,一直到它传播开来,对然没有解决发源问题,但知道如何传播开来的。
“ 嗟夫,桑以饲蚕,丝以成绢;礼以服饰,乐以琴弦。” 这几话虽然很短,但是讲的关系很多。桑用来饲蚕,蚕用来吐丝,丝用来成绢,绢再用来做成标志礼仪的服饰。这是概括了,是对前面讲的东西进行总结了。“而蚕事之化兮,其必所由乎?”前面做些事从哪里来呢?为什么必然要这样呢?“自渺渺神明兮,何处寻其形迹?”这是呼应前面的蚕踪何觅、桑原可稽。“问切切生民兮,何方考其实务?”虽然验之于山乡阡陌,可是到那去找实实在在的证据呢?“营营民生之基业兮,何衍浩浩礼乐之渊薮?”在哪里去找浩浩庞大的礼乐的渊薮呢?“而言之者不乏兮,或骚人诗律,或名家歌赋,或羁旅所闻,或行鸾垂顾。”说这个话,谈这个事的人不乏,或骚人诗律,写蚕丝的相当相当多,一个宋朝,两宋就有三千多首。写蚕丝的特别多,家家都写,以前小学课本都有,“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还有《陌上桑》等等,很多了,这些都是骚人诗律,或名家歌赋,如荀子、杨泉的《蚕赋》,或羁旅所闻,旅行的到了什么地方,看到养蚕的、缫丝的、织绸的觉得很奇怪,很好玩,写的这些旅行记、见闻记、游记。“或行鸾垂顾”,“行鸾”,是皇帝的鸾驾,皇帝的车驾叫行鸾。明清,尤其是清,康熙、雍正、乾隆等都很重视蚕桑业。康熙下江南,看到养蚕,亲自写了很多有关蚕桑的东西,因此说行鸾垂顾,也就是皇帝垂顾。“尽附与文士传诵兮,商女曼舞。”商女曼舞,商女穿着绸衣在跳舞。其典故来自唐代李商隐的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寇准的侍妾蒨桃呈给他得诗也有“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
“倚此门兮,君何以思?立此殿兮,学何以继?”这里进入第二层问题了,第二个发问了。。入此门兮,情何以寄?登此殿兮,君谁以师,这是第一问。第二问呢?你靠着这个门,你有什么想法。进入这个殿,学又怎么继承?
“悲夫,坚船利炮兮,西风凄凄;礼崩乐坏兮,国基岌岌。”这一段写到了近代,坚船利炮、西风凄凄,洋人打进来了,鸦片战争开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礼崩乐坏兮,国基岌岌。礼崩,中国传统的东西礼崩乐坏了,这不仅仅是孔子悲叹的传礼崩乐坏,而是整个清王朝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危机,因而国基岌岌。“里坊之杼兮,渐闻渐稀;洋邦之厂兮,愈侵愈密。”里坊,乡里作坊,以前家庭小手工业、家庭作坊的时候,家家都在养蚕缫丝。渐闻渐稀,越来越少。大工厂、洋厂愈侵愈密,越来越多,这从近代中国丝绸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可见。“借兰学之强势兮,东瀛蚕学竞立异;图科教之救国兮,中土学子远负笈。”日本人用“和学”称自己的学问,用“兰学”称西学。为什么叫兰学呢?最早侵入日本的是荷兰,所以把荷兰带去的西方的东西叫兰学。日本人最早学习西方,并利用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发展蚕学,所以“借兰学之强势兮,东瀛蚕学竞立异。”那么,此时的中国人在做什么呢?“图科教之救国兮。”我们蚕学宫这个团队何以走来?第一代到东瀛去的蒋同庆老先生,后来向仲怀先生,现在的夏庆友、鲁成、周泽杨等,他们这几代人都是图科教之救国兮,“中土学子远负笈。”他们比我们强了,我们就要学他。“学成归来兮,数代以求。不倦孜孜。”孜孜不倦,认真学人家,认真把新的东西学到。“一心以谋,相忍惕惕。”相忍啊,要受气啊,出去要受气,在人家后面要受气,我们应该要做点什么呢?这就是我后来写作找到感觉的原因所在,这就是我们蚕学宫几代人的真实写照。虽然短短几句话,背后的酸甜苦辣,向先生他们知道。“一心以谋,相忍剔剔。”什么叫惕惕啊,“朝夕惕惕,”孔子有言,朝,早上,夕,晚上,一天到晚都在警惕,都在提醒自己,都在心里惴惴,要努力,要发奋。“蚕桑之祖兮,陷绝嗣之险境。”我们国家是蚕桑的发源地,到了近代却陷绝嗣之险境。要完蛋了,人家糟蹋我们,要后继无人了。“蚕桑之祖兮,陷绝嗣之险境;绢锦之源兮,临流断之危地。”一个险境,一个危地。“国立之本兮重振,国脉之所倚”,国家,农桑立国,要重振,这是我们国家命脉所依靠,倚重。“民生之根兮再荣,民心之所期。”这是我们老百姓几千年之根,它要再荣。这也是老百姓的希望。因此一心以谋,谋的就是这个。国立之本需重振,民生之根需再荣,寄托的是国脉的希望,寄托的是民生的需求,所以,“有大愿发于胸襟兮,其奋进焉得不迅疾?”因此他们的努力、他们的前进,他们的步伐特别地迅疾。“养浩气荡于丹田兮,识见方能出灵犀。”这个团队最后能够脱颖而出,能够后来居上,这个是最了不起的,因为有大愿发于胸襟,有浩气养于丹田!“布局大气兮,占之以先机。”整个科学研究发展的战略布局有大气,占得先机。故能创造奇迹!“探基因以入幽兮,解太玄[i]于谱系;破窠臼乎出新兮,立框架以图析。”这两句呢,说实话,写出来,我自己都觉得有点得意。为什么呢?研究家蚕基因框架图谱,我自己连这个话都说不清楚,要把这个专业术语变成文学语言,变成赋体,变成有韵的,有诗意的语言,不容易。这句话出来以后,我就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一个眼,这句话前人没有说过,但是它靠谱,不是瞎说,不是吹牛。“探基因”,这是事实,这个词,古人的赋体中没有,这是典型的西方来词。“以入幽”,“入幽”以前有。可这里的“入幽”又和以前的不同,这是高倍电子显微镜下的基因解析之幽。这个“幽”回答了什么问题呢?“解太玄以谱系。”谱系好解释,就是基因图谱。太玄呢,不好解释。为啥呢?中国这个“玄”啦,一是表示深奥的意思,二是表示黑色,颜色是黑的,是看不透的。天玄地黄,我们说天是玄的,地是黄的,为什么天是玄的呢,因为它太蓝太深邃,我们看不透,所以天玄。“玄”又是什么样的状态呢?“玄”的甲骨文就是两个水滴,就是“似水非水”,是液体但是又不像液体那样流下去。你看到的所有的生命现象都是一个玄。太玄者,中国最早的就是“一”。天,透视越远越低,地,在透视中越远越高,天地相交变成“一”。所以古人认为,这个“一”开天划地。谁划的呢?传说是伏羲,所以“一”在中国非常了不得,叫“太一”。加个太,太大太大,大大大大!“一”,天地相交的“一”,“一”的最高状态是什么呢?是“玄”,说不清,不知道是什么。有了这个才开始才有太初,才慢慢有形,轻的上去,浊的下来,轻的上去成天,浊的下来成地。所以“太一”,“太玄”是指的这个。我们人类以前从来没有研究过基因,更不知这个家蚕我们养了几千年,从来不知道它的谱系。所以这句话我自己写出来以后,我觉得还靠谱!“破窠臼乎出新兮,立框架以图析。”前面没有的,他们破了窠臼,绘制出了家蚕基因框架图谱。“探基因以入幽兮,解太玄于谱系;破窠臼乎出新兮,立框架以图析。”这两句对仗也工整,同时也符合向先生他们所做的事情,没有他们做这个事,我的语言也出不来。我只不过是用文学的语言,用赋的语言,把他们做的事表达出来。“挽颓势于后进兮”,我们已经颓势啦,近代以来我们的蚕业已经落后了,但是这个颓势我们现在挽回来了,从后进中挽回来了。并且“领潮流乎超逸,”,排到了世界第一!“复农桑之大国兮,赋蚕丛以再厉。”我们的农桑大国重新恢复了,并走在了世界的前沿。蚕丛,是古代蜀国的蜀王,再厉,就是再接再厉。“从此乎朝圣之学兮,春秋不绝。”到这来朝圣的,来学习的,春秋不绝,“拜谒之宾兮,四海络绎。”一个是时间长春秋不绝,每个季节都有;一个是空间上,四海络绎。“蚕学之宫兮,卓然天地立。”我们蚕学宫立得起来了,不仅仅是栋大楼,不仅仅是花几千万修栋楼房,没有这些学,没有学养,这个宫立不起来。“夫大师辈出于斯也,大楼充其实,大学振其翼。”在这个地方,把我叫做大师,惭愧,我非大师。向先生才是大师。你这里做的事情,在我们学校,在我们中国,在蚕学领域,开天辟地,所以称其为大师无愧。所以夫大师辈出,辈,不是一个,而是辈出于斯。在这个蚕学宫,不仅有大师,而且是不断地出来,一个、两个、三个,接二连三地出来,不是出来一代,而是数代辈出。这样大楼才能充其实,有内涵,大学振其翼,才能飞起来。这句话背后的典故来自于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所讲,“大学之谓也,非大楼也,乃大师之谓也。”这个话不是我说的,是梅贻琦说的。我是他们辛辛苦苦所奋斗的事情写出来。
“出此门兮,来何以启?别此殿兮,贤何以齐?”这是回应前文。现在我们该出门了。“出此门兮,来何以启?”这与前面“情何以寄、君谁以师”,“君何以思、学何以继”相呼应。告诉我们出了此门,就应该开启自己的未来。别此殿兮,来这是学习的,不能总呆在这里,必须要走出去,因此别此殿兮,贤何以齐?孔子说:“见贤思齐焉”,你们就是要向这些先贤看齐,学习。这就回答了“君谁以师“。所以,从前面的发问,到中间启承,向谁学,来干嘛,找谁,学什么,知识学哪些,精神学哪些,人学哪些?然后凭借这些学到的东西,向谁看齐?
赋体本身有三大讲究,一是要有韵,容易上口;二是要并行,要有对仗。赋体赋体,就是所谓的骈文,左一句,右一句,上一句,下一句,一定要并行,并行以后还一定要有韵;三是要有典,严格的还要讲究平仄,因此非常难写。这种文学体裁在中国的汉、魏之际特别流行。赋起源于先秦时期,从楚国的屈原开始,然后有中原的荀子,他们两个算是开赋体之先河。楚人写赋很多,如宋玉的《高唐赋》,“巫山云雨”这些典故就出自《高唐赋》。一以概之,赋是中国主要的文脉,也是文学体裁。一个“诗”北方的,一个“骚”南方的,南方的“骚”又化为了“赋”。一语贯之,赋再传下来,到了唐,就已经不多见,李白、杜甫各写了一两千字。到了宋代,苏东坡写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写得非常棒。总的说来,在中国文学体裁上,主要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四种。那么,用赋的形式来写我们的科学研究,写我们的蚕学研究,确实不易,这个不是炒剩饭。我觉向先生他们是实实在在的在研究东西,在创造新的东西,比如说基因图谱的绘制,人类的知识当中又增加了新的知识。他们从科学的道路在为人类知识增加新的东西,我们从文的角度,从社会科学的角度,从人文艺术的角度也要创造新东西。所以写这个东西的时候,其所以惴惴,不敢轻易拿出来向向先生交账。向先生说话看似随意,实际上所托千钧,千钧之重,让我惴惴不安。为啥呢?要拿新东西给他,第一,要对得起他。人家做出了那么多的活,自己写个乱糟糟的东西,怎么行。如果先生说不好,那就麻烦了。他麻烦,我也就麻烦了。第二,要增加新东西。他从科学的角度增加新东西,我们从文学的角度增加新东西,我们都要增加新东西,这才是做学问之道。干实事,创新,实才能创新,创新才能够与日增加新东西,中国古代文人都能做这些事情。秦先生都已经是八十七岁的老人了,他写的那些字,写下来的那些新东西,他的书法作品都是前无古人,以前是没有的;我的这个赋,包括“蚕学宫”三个字能仗秦先生的大笔写下来,至少算是三绝:一,向先生你们的科学研究之实,这是一绝,科学研究创新之绝;二,我的这个赋,这个名也算对得起科学创新;三,秦先生的字。假如我们学校的这三绝,能够在“蚕学宫”,在《蚕学宫赋》上合璧,我觉得也算对得起古人,对得起今人,对得起来者了,谢谢!
夏庆友教授:
今天大家听得非常的聚精会神,张诗亚老师不仅为我们的大楼起了好听的名字,而且为蚕学宫写了赋,而且因为张诗亚老师的原因,秦效侃先生为我们写了书法作品,当然,前面已经说过了,张老师也给我们写了书法作品。今天作为蚕学宫大师讲坛的第一讲,张诗亚老师为我们解析了《蚕学宫赋》里面的深刻含义,我自己觉得张老师出口如诗如歌:引经据典兮,解蚕学之渊源;博大精深兮,析求学之精神。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张老师精彩的讲座。
现在,有请向老师为大家做个总结,做个回应。
向仲怀院士:
刚才,诗亚为我们做了一个非常精彩的解析!蚕学宫有几个层次的讲座,最高层次的叫大师讲座,他给我们讲了第一课。我是专心地在听,也在领会。刚才夏庆友讲,要我做一个回应,这个回应,我想主要的应该是大家在今后的研究工作当中去回应。但是,我还是想讲几句,谈谈我的感想。
我是觉得,我们进行的家蚕基因研究,从多少年来,大家几辈人的希望,在我们这个时代实现了!从古到今,蚕丝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在经过一段时期的沉浮以后,终于在我们这一代人,能够在国际上,能够在整个世界上,可以自豪地讲述我们的声音,而且,形成了一个我们自身尊重,同时,也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获得人家肯定的态势,这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事情。这个工作,来源于我们民族祖先传下来的精神感召力,也是我们几代人的努力的结果。所以在这个大楼修葺的时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希望我们这一代科学家们不要做一个有知识没文化的一代,我们要继承、弘扬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作为我们蚕桑、蚕丝,是得天独厚的,是上天赐予了我们这样一个文化和科技相结合的载体,从古到今,传到现在的这样一个科技、文化、产业结合的基础。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时机当中,在陶红博士后做出站报告的时候,我专门请张诗亚、蓝勇、喻遂生、董小玉他们几位先生到这个实验室看看。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希望我们一进这个楼就要有一个厚重的文化氛围,就要有这样一个为国家民族振兴文化、为我们现代科技努力奋斗的这样一个氛围,这是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极为重要的气氛,极为重要的一个氛围。我们不要糊里糊涂上去,又糊里糊涂下来。我们要把这样一种文化精神,这样一种科技创新精神,永远地传承下去,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所以,当时我请诗亚为我们这个楼取个名字,我们这样一栋楼,不应该就叫二十几、三十几、四十几的大楼,这样一直数到一百几,只有数字,没有水平,它不能承载一个精神的东西。所以我觉得,第一,要有一个很好的名字,第二,这个楼要能够留下来,要能够作为一个标志性的,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性大楼,需要一个文字记载,叫“赋”也好,叫“纪”也好,需要一篇文字记载。我是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也属于是一个有点知识,没有什么文化的这样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的一种渴求和诉求。这件事,诗亚不仅认真地听进去了,而且还经过长时间的酝酿,长时间的思考,起了“蚕学宫”这么好的一个名字。这个名字的意思,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我认为这个齐桓公,他是非常有策略的,作为诸侯,他在历史上是成就了霸业的。我认为,他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开放实验室,他能够实行议而不治,不分辈分,不分级别,不分学科专业,什么都不分,也不会犯王法,在他那个稷下学宫,那个地方,随便你说,发表自己的高见,说了之后,他不会追究你犯了什么错误。所以我认为,那个时候他就办了一个开放实验室,那个时候在那里就形成了一个文化中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作品的繁荣,得益于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很多东西,到现在依然是我们文化的渊薮,很多东西我们现在都还未必明白,老子的一部《道德经》,博大精深,到现在我们都未必完全读懂了,老子的思想比黑格尔的思想不知道要早多少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所以,这样一栋大楼,取了“蚕学宫”这样一个名字,就是为我们这一代人赋予了一个希望,希望我们继承诸子百家的争鸣精神,并运用这种精神发展、繁荣蚕业科学,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这不是说这有多么高尚、高调,而是代表了一种希望、责任和任务。我希望,我们大家一进蚕学宫,就不仅要了解这样一个名称的缘由,更要记住自己的任务,这个地方应是大师荟萃的地方,我希望一辈一辈的都有大师出现,我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我希望通过对大楼名称意义的理解,明确我们应该继承的先辈精神,并把这些精神传承下去。
“蚕学宫”三个大字和《蚕学宫赋》书法长卷,得到了秦效侃老先生的鼎力支持而完成。秦先生已经八十七岁了,老先生生大病以后,他现在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基本都不下楼,但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他非常慷慨,而且非常激动地同意给我们写这样一幅非常长的作品,他写这篇赋的书法长卷,写了十几天,单是“蚕学宫”三个大字,就写了十几幅才从中选择出来,所以我非常的感动,这是我们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挂牌之际留给大家的传世之宝,我希望你们珍视这样宝贵的东西,并希望把它所承载这样的一种精神传承下去,大家一定要记住老一辈的希望。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陶红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我们大楼那个悬挂的匾额,各方面的东西,从选材、选料、到最后制作完成,她做了很多事情,这些都是为我们蚕学宫的文化建设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所以我们这个时候也应该记住为蚕学宫的文化建设做出贡献的许多人,我们的文化建设是一个开创性的,并取得了不错的开局。在我们的蚕丝文化方面,在我们诗亚老师的带领之下,我们也有许许多多的进展。所以,我希望我们重点实验室应该更多向他们学习,不断地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更好地推进我们的科学基础研究,更好地传承我们的优良作风,尤其要注重其中的文化,这样我们的科学成就也会更高,一个没有文化素养的人,很难说他能够成为一个大师,所以,我们应更多地向我们的文科同志学习,向其他各个学科方面的同志学习。今后在蚕丝文化研究方面,我们还要进行许许多多的工作,还会给大家一些更多学习的机会。
今天,在最忙碌的时候,大家都在认真、专注地听讲座,我也非常地高兴,感谢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