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新文化
首页
概况
新闻动态
科研队伍
科学研究
实验室管理
人才培养
开放交流
创新文化
科研人员(更新中)
李乐涛
李乐涛,男,1989年生,山东青州人,理学博士,含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细胞稳态调控,主持西南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项目,在Nature发表研究论文1篇。

李乐涛 含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Contact Us
E-mail(邮件): letaoli@swu.edu.cn

教育背景

2017-2024 云南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细胞生物学,博士

2013-2016 吉林大学,植物保护,硕士

2009-2013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士

工作经历

2024-至今 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含弘研究员

2016-201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晨组 技术员

研究领域

1.利用秀丽线虫和培养细胞等为模式,运用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致力于解析在溶酶体严重损伤下细胞在各个层面上的应对策略和维持存活的机制。探寻溶酶体疾病和癌症治疗的潜在药物靶点。

2.利用家蚕和培养细胞为模式,运用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致力于解析家蚕丝腺高效泌丝的机制,以及丝腺细胞在高效分泌蛋白压力下的细胞稳态维持机制。

学术贡献

1. 溶酶体分裂机制新的突破

溶酶体通过融合与分裂维持动态平衡,但此前分裂过程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鉴定出溶酶体膜分裂的关键执行因子HEAT重复蛋白HPO-27及其人类同源蛋白MROH1,揭示了它们通过自组装介导溶酶体管状膜的缢缩和分裂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了该领域的体系架构,为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2. 非经典膜分裂方式的发现

不同于已知经典的膜分裂因子(如Dynamin家族依赖GTP水解),HPO-27/MROH1不依赖ATPGTP酶活性,而是通过首尾相连的自组装形成螺旋寡聚体直接作用于膜管,属于新的非经典膜分裂机制类别。

HPO-27/MROH1的工作模式突破了传统膜分裂需依赖能量水解的认知,提示生物膜系统可能通过结构蛋白的自组装实现低能耗调控,为细胞器动态研究开辟了新视角。

荣誉奖励

2024 第二届“蔡司科学研究奖”

代表性论文

1) Letao Li, Xilu Liu, Shanshan Yang, Meijiao Li, Yanwei Wu, Siqi Hu, Wenjuan Wang, Amin Jiang, Qianqian Zhang, Junbing Zhang, Xiaoli Ma, Junyan Hu, Qiaohong Zhao, Yubing Liu, Dong Li, Junjie Hu, Chonglin Yang, Wei Feng, Xiaochen Wang. (2024). The HEAT repeat protein HPO-27 is a lysosome fission factor. Nature, 628(8008):630-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