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简历:
1981—1985 |
西南农学院蚕桑系 |
本科 |
1985-1995 |
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 |
助理研究员 |
1989-1993 |
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 |
硕士 |
1996-1999 |
陕西省农业厅园艺蚕桑站 |
助理研究员 |
1999-2003 |
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与生物技术学院 |
博士 |
2004.04-至今 |
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所(2011始家蚕基因组生物需国家重点实验室) |
副研究员 |
2009-2010 |
美国康奈尔大学昆虫学系王平教授实验室 |
访问学者 |
主要科研领域与方向:
1 家蚕重要经济性状(中肠抗性、蛋白质合成)相关功能基因研究
2 家蚕育种与良种繁育
科学成就:
1 家蚕长期驯化过程中,分化出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有抵抗性和敏感性的品种,我们对其中在中肠表达的重要基因,如围食膜蛋白、重要消化酶基因进行克隆,研究它们在病毒入侵过程中参与抵抗的作用与机制。参加863课题“家蚕驯化性状的功能基因组研究”(科技部,2013AA102507 )发表论文10余篇。
2 蚕和桑的产物是重要的饲料,成熟桑叶的蛋白含量达到23%以上,已成为家禽家畜的新蛋白源。我们对蚕和桑的蛋白质合成代谢路径上的重要功能基因进行研究,以期阐明蚕和桑的重要蛋白质合成机制。主持“蚕桑资源饲料化利用技术研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No.201403049),发表论文4篇。
3 家蚕特殊品种育种与繁育是近年来随着蚕丝用途多元化而产生的新课题,特别是能缫制高品位6A级以上的丝品种在西部地区缺乏。在农业部蚕桑蚕业体系分子育种岗位CA-RS22的支持下,育成高品质茧丝品种“蜀绣×渝春”(2012年四川省审定通过),“芳绣×白春”(2014年四川省审定通过)。
代表性论文/论著:
1 Zhang H H, Shen Y H*, Xiong X M,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DD41D transposons in insects[J]. Genes & Genomics, 2016, 38(2):109-117.
2 Yang S Y, Han M J, Shen Y H*et al. Demographic history and gene flow during silkworm domestication[J].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4, 14(1):1-8.
3 Hu Y G, Shen Y H* Zhang Z, et al. Melanin And Urate Act To Prevent Ultraviolet Damage In The Integument Of The Silkworm, Bombyx mori[J] Archives Of Insect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2013,83(1):41-45.
4 Sun Wei, Shen Y H, Qi D W, Xiang Z H, Zhang Z: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cdysone oxidase and 3-dehydroecdysone-3α-reductase Involved in the Ecdysone Inactivation Pathway of Silkworm, Bombyx mori[J], Int. J. Biol. Sci. 2012, 8:125-138
5 Yu H S, Shen Y H, Yuan G X, et al. Evidence of selection at melanin synthesis pathway loci during silkworm domestication[J]. Molecular Biology & Evolution, 2011, 28(6):1785-99.
6沈以红 秦 俭 黄先智 饲料桑的产业化发展问题探讨[J],蚕业科学,2014,40(1):142-146
7朱玉苹, 韩民锦, 查绪乐,沈以红. 家蚕金属羧肽酶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J]. 蚕业科学, 2016,(3):46-50
8 沈以红 鲁成 高品质茧丝品种“蜀绣×渝春”(201201四川省品种委员会审定通过)
联系地址: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南区)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00716
电 话: 13883607000
传 真: 023-68250793
E-mail:cs_shenyh@swu.edu.cn,yhshen20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