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新文化
首页
概况
新闻动态
科研队伍
科学研究
实验室管理
人才培养
开放交流
创新文化
新闻中心
Adv Sci|崔红娟教授团队:筛选桑树活性物质,为胶质母细胞瘤化疗耐药难题提供新解

发布时间:2025-10-14

点击量:

2025924日,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崔红娟教授课题组在国际top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中科院1TOP期刊,2024年影响因子IF=14.1)在线发表了题为“Sanggenol L Enhances Temozolomide Drug Sensitivity by Inhibiting Mitophagy and Inducing Apoptosis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the TRIM16-OPTN Axis in Glioblastoma”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从桑树活性成分中成功筛选出具有显著抗胶质母细胞瘤活性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桑根醇LSanggenol L,简称SL),并系统揭示了其增强替莫唑胺(Temozolomide,简称TMZ)化疗敏感性的全新作用机制,为胶质母细胞瘤化疗耐药难题提供了关键实验依据与治疗新思路。

胶质母细胞瘤作为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等特点,化疗耐药是临床治疗中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替莫唑胺作为当前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线化疗药物,其疗效常受肿瘤细胞耐药性影响。崔红娟教授团队的研究,从桑树资源中挖掘潜在活性物质,最终锁定桑根醇L这一关键化合物。研究证实,桑根醇L可通过精准调控TRIM16-OPTN信号轴,发挥双重作用:一方面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线粒体自噬(Mitophagy),阻断肿瘤细胞通过自噬途径清除受损线粒体、维持自身存活的逃生机制;另一方面显著诱导肿瘤细胞凋亡(Apoptosis),促进肿瘤细胞死亡。这一机制直接增强了替莫唑胺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杀伤效果,成功逆转了部分肿瘤细胞的耐药特性。团队还创新性地构建了靶向递送SL的脂质体纳米系统可精准靶向肿瘤部位,大幅提高桑根醇L在脑内的富集浓度,有效解决在体内递送效率低、靶向性差的问题。

该研究成果融合了天然药物、分子肿瘤学、纳米递送系统等多学科技术手段,充分展现了跨学科协作的优势。该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为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2023级博士研究生常洪博为论文第一作者,青年教师侯建兵与博士后胡新为共同第一作者,崔红娟教授为论文最后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502915


(供稿:常洪博,侯建兵;审核:李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