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新文化
首页
概况
新闻动态
科研队伍
科学研究
实验室管理
人才培养
开放交流
创新文化
新闻中心
微孢子虫感染与防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25-01-14

点击量:

2025112日,微孢子虫感染与防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会议(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西南大学蚕学宫召开。西南大学向仲怀院士(名誉主任)、华南农业大学肖立华教授(主任),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成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王琳淇研究员、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陈耀凯主任医师(线上参会)、重庆师范大学周泽扬教授、陆军军医大学饶贤才教授、复旦大学黄广华教授、西南大学潘国庆研究员(副主任)、李田研究员等全体委员出席会议,西南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段有德副处长、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代方银教授,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陈英华主任,实验室李春峰研究员、包佳玲研究员以及部分青年教师、博士后和研究生代表等3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潘国庆研究员主持。段有德副处长代表学校致辞,感谢学术委员会各位专家对学校和实验室工作的长期指导与支持,肯定了实验室优化重组前后取得的进展,并对实验室今后建设发展提出要求和希望。代方银主任代表资源昆虫全重致辞,感谢各位专家对实验室的鼎力支持与帮助,简要介绍了资源昆虫全重的基本情况及未来在大健康、大食物观等国家战略中的定位和工作打算,并表示微孢子虫实验室作为资源昆虫全重建设的省级支撑平台之一,发挥了方向性的支撑引领作用,将予以长期支持。

学术委员会会议由肖立华教授主持。实验室主任李田研究员首先作实验室重组以来(2023-2024)的工作报告,介绍了实验室优化重组的重要措施,包括实验室定位、研究方向和内容优化调整、团队升级建设等方面内容,重点汇报了实验室近两年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和相关重要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2025年工作计划和“十五五”重点研究规划等内容。

学术委员会听取并审议了实验室工作报告。委员们对实验室在过去两年取得的成果和进展表示充分肯定,并提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的建议和意见。陈耀凯主任建议继续深入开展不同人群感染微孢子虫研究,表示将继续大力支持彼此合作研究;饶贤才教授对实验室成功重组以及近两年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建议实验室继续深入挖掘凝练,认真思考微孢子虫极管、垂直传染及在临床病人中感染率高等问题背后的重要科学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王成树研究员首先肯定了实验室的工作,并对实验室在共性免疫互作机制、极管弹出机制、垂直传染机制、病原效应分子作用机制、流行病学问题等重要研究方面给予了指导;王琳淇研究员建议实验室工作要聚焦重要方面,坚持特色,结合大科学和大需求规划未来3-5年的重大突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梯次培养;黄广华教授强调实验室要充分发挥力量优势,坚守情怀、氛围和目标,集中突破,克服客观条件,攻坚克难,并鼓励年轻人要敢于挑战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展现敢于创新的风采。学术委员会主任肖立华教授肯定了实验室在过去两年的工作,特别指出实验室未来要坚持攻关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尤其突破微孢子虫遗传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是创造新一轮增长的重要条件。

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向仲怀院士表示,微孢子虫研究一直是实验室极为感兴趣和重视的方向,鼓舞团队继续传承和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坚持微孢子虫研究主体,凝练目标,加强合作,致力破解家蚕微粒子病及其他领域微孢子虫难题,创立“微孢子虫学”,发挥学科领导地位。

实验室名誉主任周泽扬教授代表实验室对各位委员一直以来的支持和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实验室将充分整理、消化和吸收委员们的意见,努力奋进,把微孢子虫这个冷门学科做热做强,聚焦重点科学问题,集中优势兵力,攻坚克难,为大农业、大健康做出贡献,为国家和地方经济服务。最后,李田研究员代表实验室致谢辞,对各位专家委员、各位领导一直以来的支持和指导表示衷心感谢,承诺会后将及时组织师生认真思考和总结学术委员会的建议和意见,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和单位的领导管理下进一步把实验室建设好,争取2025年取得更多、更大突破。

本次会议还举办了特邀学术讲座报告会,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成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王琳淇研究员分别作特邀学术讲座报告。两位专家均是真菌学领域的知名科学家,报告高屋建瓴、系统深入,尤其在报告中融合了专家们宝贵研究思想和经验总结,对实验室工作极具指导意义。专家报告受到现场师生热烈欢迎,交流环节气氛热烈、意犹未尽。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药学院、蚕纺院、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食品学院等单位的相关师生参加了学术报告会。


(供稿:吕青 李田;摄影:胡元柯;审核:代方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