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新文化
首页
概况
新闻动态
科研队伍
科学研究
实验室管理
人才培养
开放交流
创新文化
新闻中心
更殚余力付樵苏——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

发布时间:2022-06-30

点击量:

  隆冬季节的渝东南万物肃杀,寒气逼人。

  武隆白马山巅天尺坪,一阵狂风骤起。一位八十六耄耋老人头顶上的几根稀疏白发顿时迎风飞舞。没有人注意到这位老人的脸上已潮红点点。一行人都沉浸在南充尚好桑茶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露民兴奋地讲述中:“今年五一期间,游客们自己采摘桑椹,自己榨汁。我们原计划也就是想让游客们多个新鲜,以增加体验,同时延长他们的游玩时间。没想到,2000亩桑椹园仅此一项,营收就超过了500多万元……”

  老人听着,也颇感欣慰

  这位八十六的耄耋老人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向仲怀。我国蚕桑学科带头人,也是该学科唯一院士。在他的主持和领导下,他和他的团队经过几十年的不懈拼搏,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品种最集全的世界家蚕基因库,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张高质量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和完整的家蚕基因组计划。这一系列的卓越成绩被誉为人类21世纪“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世界蚕桑科技发展的里程碑。从而把全球蚕桑科技的中心和高地和牢牢地铆钉在了中国重庆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而南充尚好桑茶有限公司则是向仲怀院士团队“十三五”期间重点扶持的一家桑茶企业。五年间从零起步,如今已是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年产值已达数十亿元。

  斧斤留得万枯株

  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浩浩荡荡,而蚕桑文明几乎与中华文明同时起步。是华夏文明的血脉和基因,催生了灿烂的世界古丝绸之路文化。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世界蚕桑科技中心逐渐转移到了日本,蚕桑产业也因此成为了日本的功勋产业。“上个世纪初,一批国内的有志青年怀抱着产业报国的雄心东渡日本,潜心学习蚕桑技术。我的老师蒋同庆就是他们其中之一。蒋老先生是苏北人,那里一直是我国的古老蚕桑产区。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很快便沦陷了。几乎同时,日本加快了抢夺中国优质蚕种的步伐,到1940年前后,中国的优质蚕种几乎都被掠夺到了日本。蒋老先生这时正就学于九州大学日本著名的遗传学教授田中义磨坛下。蒋老先生因此愤然回国,在战火连天中开始了他的蚕种保存和培育计划。从长三角的苏州到广东的中山、湖南的桃源、云南的昆明,再到四川的乐山。他一路逃避着战火,一路养蚕收蚕。直到1952年国家组织了西南地区的农业学科大调整,他带着他的蚕种资源来到了西南农学院扎下了根。两年后,我有幸成为了他的学生。

  1937年,向仲怀出生在长江、乌江交汇处涪陵城半边街。他家是一个中医药世家,童年的他在私塾里诵读着国学典籍,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长大。1951年,向仲怀初中毕业。“那时我读了一本书,叫《伟大的自然改造者-米丘林》,对遗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进了涪陵农校。”从涪陵农校毕业后,1954年考入了西南农学院蚕桑专业,从此与蚕桑学结缘。

  1958年大学毕业后,向仲怀留校任教,后来给蒋同庆教授作助手,这位师者的一言一行对向仲怀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这是我研究生涯中非常关键的一位师长。” 向仲怀说。在蒋老先生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了家蚕遗传,参加了基因分析研究和遗传系统的保存工作,同时也作为蒋先生教授的家蚕遗传学的助教。“那时每周都有答疑课,作为助手,负责实验课和答疑,这首先要我自己弄懂所有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磨砺”中,升华了向仲怀对蚕学的研究兴趣与韧劲。

  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蚕业发展的春天,但由于长期的封闭,我国与日本等国家的蚕业科技水平差距很大。1982年,教育部选派向仲怀前往日本留学,“我深知我们是肩负着振兴祖国蚕业的使命而来的,不是为了发点文章、拿个学位。我的目标是很明确的,是为报效祖国。我得按国家的需求来学习,我的重点是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

  在日本的两年中,向仲怀先后参与和完成了六七个研究项目,包括了使用电镜和作放射免疫技术、桑的组培、蚕的同工酶等实验技术,还到东京大学、九州大学访学。1984年回国后,向仲怀把带回的研究材料、药品和实验器材等,给全实验室共用,主动传教新的研究方法,先后建立了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开展蚕桑分子遗传学研究,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形成了一支以年富力强的青年骨干为主体的研究队伍。

  独速槎牙立暝途

  1995年,向仲怀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这样的荣誉与奖励面前,我更感责任重大。”第二年,向仲怀便联合中国科技大学李振刚教授提出了中国第一个家蚕基因组研究的建议书。

  新世纪伊始,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发布,开启了生物科学的基因组时代,家蚕基因组成为了国际竞争热点。2001年,日本抢占先机,率先提出了“21世纪新丝绸之路”要从日本出发的论调,并牵头在法国里昂召开了家蚕基因组国际会议,邀请了8个国家20多位科学家参会,却唯独将中国甩下了。“筹备这么大的事,中国却被排斥在外,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向仲怀回忆说,“‘21世纪新丝绸之路’要从日本出发?中华文明的血脉要从我的手里断代?我是这个学科唯一的院士,这个历史的罪责我怎么担当得起?这既愧对先祖,也愧对后人。”

  强烈的使命感驱使着当时已年过六旬的向仲怀,他毅然辞去西南农业大学校长职务,为中国在基因知识产权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而“出战”。“我们紧急启动了家蚕EST项目,完成了10万条EST的测序,超过日本的五倍。”2002年,在日本筑波召开的启动会上,向仲怀团队的研究成果让与会者震惊。由周泽扬、夏庆友两位教授代表团队与日本协商,达成以中日两国牵头、任务各半、于2004年完成家蚕基因组测序的意向性协议。

  然而,2003年日本拒绝了合作,单方面启动了基因组测序,并将这一年正式确定为“日本21世纪丝绸之路元年”。向仲怀专程赴日斡旋,但日方却避而不见。在严峻的竞争背景下,向仲怀决定破釜沉舟拼一场。

  时值非典期间,向仲怀团队与北京华大联合贷款筹资,苦战100天,终于在国庆前完成了家蚕基因组6倍测序任务;11月15日在重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2004年,该成果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其后,团队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遗传变异图、桑树基因组、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等一系列领先成果。至此,这一场中日之间的生物科技博弈,历经近十年,以中国科学家的完胜而最终落下了帷幕。从而确立了我国蚕业科学系统性的世界引领地位。

  饱尽春蚕收罢茧

  在向仲怀看来,如果说传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以蚕桑为基础的丝绸产业,那么21世纪的“新丝绸之路”则是以基因组研究等现代科技为核心,提高丝织技术科技含量,找到并构筑现代蚕桑产业的突破之路。

  2006年开始,为摸清一线生产状况,向仲怀带领团队走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蚕桑主产区。历经3年奔波,结合基础研究成果,向仲怀认为,现代蚕桑业不能固守传统的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封闭循环的单一模式,必须建立开放的现代蚕业技术体系,开发新功能,来增加农户收入和企业收益,让蚕桑业回到国家经济发展主赛道。

  2009年,向仲怀开始带领团队主持建设国家蚕桑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出构建“高效、稳定、可持续”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提出了“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的方略和“生态型、多元化、高效益、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目标。

   2013年,向仲怀、何宁佳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完成了世界上首例桑树基因组的测序工作,开拓了蚕桑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其实在生态树种中桑树的经济价值是最高的、在经济树种中桑树的生态效益是最大的。桑树具有栽培易、生长快、生物产量高的特点;桑叶含粗蛋白15%—28%,可以养蚕,也可以作畜禽水产饲料,还可上餐桌作食品;桑椹是优质水果,可制作果汁、果酒;桑枝条可用于栽培食用菌;桑树含有许多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目前,桑树在北方涵水保土、南方治理石漠化等领域已发挥了良好效果。

  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振兴产业。“推动蚕桑产业发展,要抓基地。”向仲怀说。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的桑茶基地,已成功开发出春桑茶、桑茶粉、药桑等五大类数十种产品并规模化生产。四万多亩桑田,平均每亩收入1万元以上成为一种新业态。目前蚕桑的非茧丝的产值已超过绢丝产值。在这里,当地的不少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蚕桑产业从“栽桑养蚕”到多元化生态化发展、养蚕业从单纯生产纺织原料,到丝蛋白作为生物材料的广泛利用……如今,现代蚕桑在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甚至在医学和智能科学上也开始表现出不俗潜力。这正是向仲怀带领团队走上“新丝绸之路”的试验示范性探索。向仲怀感慨地说:“如果桑、茶桑、饲料桑、生态桑等新业态和以丝蛋白为材料的各种现代智能产业在各地兴起,我称这是蚕桑产业体系的重构,这将带来学科体系的重建。可以说家蚕基因组提升了学科水平,桑基因组打开了产业的发展路子。我们能在建立21世纪蚕桑产业和科学体系上尽上一点力,感觉十分高兴。这也算我们这一代人在新时代创新道路上跨出的一步吧!”

  更殚余力付樵苏

  在记者面前,这位八十六的老人头脑依然非常的清晰。

 “前些天我带着南充尚好桑茶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露民去了一趟武隆。”“很让人兴奋,武隆区将大力引进、积极培育桑茶龙头企业,打造带动性强的桑茶产业集群,以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武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落下帷幕,就有多地把桑茶产业纳入了其区域内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点。“十四五”开局之年,蚕桑产业形势不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我国现在还有2000多万的蚕农,蚕桑产业是一个民生产业。蚕桑科技如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蚕桑产业体系如何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需求?蚕桑产业能否重回经济发展主赛道?蚕桑学科能否升级到前沿学科?我们的蚕桑科技如何引领产业和学科?蚕桑文化如何发挥其助力作用,从而和蚕桑科技一道引领产业和学科的调整和重构?……

  一系列的自问从向仲怀的话语中不断涌出。不知道这位八十六岁的老人哪里来的能量支持着他这么强大的激情。与他这般年纪的老人,能说清楚话,记清楚人,已是常态。

 向仲怀的话语依然依然没有停下的迹象。

  “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经过我们近十年的坚持和努力,许多的观点正在被各地政府接受,我们的蚕业科学发展正在融入大科学、大农业、大纺织、大民生、大消费……今年五月开始与中科院共同研发的蚕丝光刻胶进展非常顺利,其他如蚕丝蛋白与碳纤维的结合,以助力我国碳纤维材料向世界巅峰冲击。我们的蚕丝蛋白止血材料已获得重大突破……家蚕基因库里的1000多种蚕基因组,今年已全部序列化和数据化。这完全打开了蚕丝蛋白材料的无穷想象空间……

  “我80后,空军身体。”向老说完笑,记者也笑了。笑着笑着,记者眼里便有了泪花,泪眼朦胧中不禁想到了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一首七言绝句《科桑》。“斧斤留得万枯株,独速槎牙立暝途。饱尽春蚕收罢茧,更殚余力付樵苏。”

  向仲怀不正是一株正焕发着青春活力的桑树吗?


   ( 转自:西南大学党宣部 央媒看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