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我室人员积极参加中国蚕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并作多场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3-11-22 查看 0次   字体:[] [] []

1115 -17日,由中国蚕学会主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省蚕学会承办的中国蚕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会暨2023年学术年会在昆明召开。16日上午的会议开幕式由中国蚕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科技大学副校长李木旺研究员主持,云南省农科院副院长张跃彬研究员、中国蚕学会理事长代方银教授分别致辞。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校长肖更生研究员,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蚕桑学会理事长周谦研究员,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喜升研究员,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吴海平研究员,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所长董占鹏研究员,中国蚕学会秘书长、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利副研究员等学会领导及理事会成员出席会议。来自全国蚕业科研、教学、生产管理单位和企业代表近2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理事会上,中国蚕学会党委书记代方银理事长讲授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推动蚕桑重回主赛道专题党课,阐述了精准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弘扬“丝路精神”凝心聚力强根本、践行“干字精神”务实笃行向未来三方面内容,强调蚕业科技工作者要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使命,切实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建设主战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干事创业的崭新篇章。党课报告引起了参会人员的共鸣。


本次会议邀请四川农业大学陈代文教授和西南大学胡永刚研究员作特邀报告。陈代文教授以桑叶的开发价值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作用为题,阐述了在饲料资源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发现桑叶具有功能物质丰富、营养价值高、替抗作用突出等显著特点,完全可作为优质功能饲料开发应用。陈教授近期对桑叶饲料价值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评价,以猪为试验对象取得了很好的结果。陈代文教授是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领域的知名学者,2023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他的报告为桑叶饲料开发与推广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确凿的数据支撑,现场引起热烈反响。



胡永刚研究员作了题为昆虫复杂性状的起源与演化——以蜣螂角突研究为例的学术报告。蜣螂是鞘翅目昆虫,以动物粪便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之称,其角突是进化上一种代表性的新性状。胡老师的报告以蜣螂头部和胸部的角突的起源为重点,深入系统地阐释了昆虫复杂性状形成与演化的遗传发育机制,并与鳞翅目昆虫相联系,为家蚕复杂性状演化的分子机制解析带来了新的思考,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本次学术年会上,除特邀报告外,还举行了大会报告9个,设两个分会场举行分会场交流报告29个,编辑论文集1本(收录论文或论文摘要68篇)。与会人员高度肯定和赞扬这次学术年会的水平和质量,达到了交流学术、相互借鉴、促进合作的目的。


西南大学资源昆虫全国重点实验室及蚕桑纺织学院共有18名研究人员参加本次学术年会,包括胡永刚研究员在内,共作学术报告9。在大会报告上,先后有陆昆鹏博士后作了题为家蚕泛基因组和多组学数据库(SilkMeta)的构建和应用的报告,马赑副教授作了题为桑树完整基因组图谱构建揭示染色体结构与进化的报告,蓝广芊教授作了题为多重响应性蚕丝纳米纤维气凝胶的构建及其快速止血的应用的报告;在分会场交流报告上,龙定沛副教授作了题为“高活性外源功能蛋白在丝基材料中的遗传杂交:一项‘轻装上阵’的策略”的报告,冉茂双博士后作了题为“家蚕微粒子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NbSPN14 抑制宿主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的报告,李冠楠老师作了题为“共生 Bacillus subtilis对家蚕的益生机制”的报告,吕青博士后作了“穿新衣’-家蚕微粒子虫极膜层经极管运输后转变为孢原质膜”的报告,于滨博士后作了题为“家蚕微粒子虫诱导型启动子PBmUGT的鉴定及其在抗微粒子病中的应用”的报告。以上报告展示了本单位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动态,引起与会人员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资源昆虫全国重点实验室  供稿:龙定沛   审核:代方银)

 

 


收藏本页】【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