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Sci Total Environ 综述|赵爱春教授课题组:桑-蚕系统对重金属污染土地的安全利用和修复潜力
发布时间:2024-04-22 查看 0次   字体:[] [] []

蚕桑产业在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农业农村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除了提供高品质蚕茧以支撑丝绸工业外,桑-蚕系统中的桑(根、枝、叶、果)、蚕(蛹、茧)甚至排泄物(蚕沙)等生物质资源在生态、食品、饲料、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开发价值。据统计,中国蚕桑全产业链年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解决了超过2000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扩大桑树种植规模在传统耕地上面临着与粮食作物竞争的矛盾。与此同时,中国城市工矿场地周边耕地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污染区面积接近亿亩,对这些地区进行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是国家的重大需求。近年来,重金属胁迫下的蚕桑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利用桑-蚕系统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安全利用和修复备受关注。

蚕桑多元化利用与重金属胁迫下蚕桑相关研究统计

2024415日,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赵爱春教授课题组在环境科学1Top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影响因子9.8在线发表了题为“Safe utilization and remediation potential of the mulberry-silkworm system in heavy metal-contaminated lands: A review”论文,系统总结了过去重金属胁迫下土壤--蚕系统SMSS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应用实践探讨了影响SMSS安全利用的因素及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并从分子育种角度提出了未来相关研究的建议

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桑树具有良好的重金属耐受性,吸收的重金属主要积累在根部且向地上组织转运能力弱,加上家蚕摄入的大部分重金属通过蚕沙排出体外,故家蚕体内及其蚕茧的重金属含量极低,是SMSS安全利用的重要基础2)基于桑蚕产品重金属安全含量的国家标准和SMSS不同部位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系数,确定了SMSS安全利用土壤重金属浓度范围3)基于影响SMSS重金属耐受和积累的多种因素,提出了一个决策模型,以指导SMSS在污染地区的应用4)高通量重金属检测、多组学和大数据分析、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对创制更适合重金属污染地区桑蚕品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蚕桑安全利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污染物限值

适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桑蚕种质创制

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实验室博士后范伟为第一作者,实验室学术骨干赵爱春教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为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孔秋月、陈元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卢芙萍研究员、王树昌研究员参与了工作。本研究得到了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ZDYF2022SHFZ319)、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建设专项(CARS-18-ZJ0201)、重庆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OMAITS202311)和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项目(CSTB2022NSCQ-BHX0048)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24024951 


供稿:范伟   审核:代方银


收藏本页】【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