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我室何宁佳教授团队揭秘桑​树两种染色体基数
发布时间:2022-01-29 查看 0次   字体:[] [] []


桑树(Morus spp.)是蔷薇目桑科桑属的重要经济林木,桑叶是家蚕的主要饲料来源。桑树具有丰富的染色体倍数性,已报道的染色体数目有14、28、35、42、49、56、84、112、126和308条等。西南大学何宁佳教授课题组利用野生川桑(Morus notabilis)(2n=14)的基因组数据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证实川桑染色体基数是7。2020年,荷叶白(M. alba)基因组数据证明了白桑的染色体基数是14。至今, 桑树的染色体基数(n=7和n=14)是否同时存在,以及他们间的进化关系尚不明确。


近日,Horticulture Research在线发表了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何宁佳课题组题为Chromosome restructuring and number change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Morus notabilis and Morus alba 的研究论文。


Figure 1. Genome features of M. notabilis.


该研究利用二代、三代基因组测序和Hi-C技术,组装获得了染色体级别的川桑(M. notabilis)基因组(Figure 1)。同白桑基因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川桑的6条染色体与白桑的14条染色体具有很高的染色体共线性(Figure 2),其中川桑最长的1号染色体对应白桑的四条染色体(第4、7、9、11号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也证实了该结论(Figure 3)。进一步利用单拷贝序列探针和25S rDNA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发现川桑和白桑的有丝分裂中期到减数分裂终变期过程中均存在染色体融合现象(Figure 3j-r),这也是川桑基因组只有6条染色体的原由。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融合或断裂事件是造成桑属植物两种染色体基数(n=7和n=14)分化的根本原因。研究利用基因组数据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发现桑树染色体基数n=7和n=14共存的事实,为桑属植物进化机制的解析提供了重要见解。



Figure 2. Chromosome rearrangement and gene collinearity analysis between M. notabilis and M. alba.


Figure 3. Chromosomal collinearity patterns verified by FISH, using single copy sequence probes and a 25S rDNA probe in M. notabilis and M. alba ‘Lunjiao109’


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轩亚辉博士和马赑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何宁佳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本研究主要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D1000602)和重庆市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cstc2018jcyjAX0407)的资助。

收藏本页】【打印此页】【关闭窗口